山南十一中赴安徽理工大学学习“淮南好人”雷锋精神
3月18日上午,淮南高新区山南第十一中学组织党员、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走进了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雷锋精神学习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与高校师生的交流互动,深入挖掘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激励广大党员和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雷锋精神,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科研创新,守护绿色家园
活动伊始,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院长张世文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他所负责的“绿色稻田水上漂”科研项目。在凤台县顾桥采煤沉陷区,张教授的团队利用创新技术在水面上种植水稻,成功打造了50亩“漂浮式绿色稻田”。这不仅有效利用了采煤沉陷区的土地资源,还为当地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二、“热血青年”,传递生命希望
在活动现场,安徽理工大学学生许梓强虽未能到场,但以视频留言的方式分享了他的感人事迹。他在仅仅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两次骨髓干细胞捐献。许梓强说:“救人一命,是我做过最有意义的事。能用自己的‘生命之源’挽救陌生人的生命,我觉得很幸运,也很浪漫。我们不能在有生之年成为名人,但是可以成为别人生命里的一束光。”他的坚定和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许梓强的事迹不仅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也激励着师生们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希望。
三、支教奉献,做教育的“螺丝钉”

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部支教团的团长鲁书妍,也分享了她在陇南支教的经历。在支教期间,鲁书妍深入山区,了解当地学生的教育需求,积极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通过这次活动,淮南高新区山南第十一中学的党员、团员和队员代表们深刻体会到了雷锋精神的现代内涵和价值,也从张世文教授、许梓强和鲁书妍的事迹中汲取到了奋进力量。今后,十一中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学习交流,持续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引导团员队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好少年,让雷锋精神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十一中 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