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住特殊群体 保障基本生活

发布日期:2022-04-21 15:53 来源: 淮南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 背景颜色:

——淮南民政部门“四招”“四确保”守护民生底线

“外地大货车司机因为疫情长期滞留,请求救助……”接到滞留在寿县八公山乡郝圩村大货车司机刘某在“淮南市社会救助大数据平台”上的求助信息后,市民政局紧急联系所在地民政所送去食物和饮水,解决了被困人员燃眉之急。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我市民政部门充分发挥社会救助“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作用,出“实招、新招、暖招、快招”,着力解决疫情防控期间部分群众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全力守护民生底线,有力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大局。

排查走访出实招,确保求助有门

面临严峻疫情形势,市民政部门坚决扛起民生兜底保障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通过信息共享、上门走访、网上平台、热线电话等途径拓宽主动发现渠道,重点排查空巢、留守、独居等特殊困难老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以及封控区、管控区内感染者、密接者的家庭生活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市68个管控区域内7000余名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有保障。

简化程序出新招,确保救助及时

疫情期间,我市进一步简化社会救助流程,全面开展网上办理,工作人员每日查看“淮南市社会救助大数据信息平台”困难群众救助申请信息,对困难群众提出的救助诉求快速回应,保持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畅通,确保困难群众救助及时。在办理社会救助业务中,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困难家庭实施非接触式调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流动,守护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针对封控区、管控区等区域,暂缓开展对低保、特困的退出工作。部分材料无法获取的,可采用个人承诺方式先行保障,疫情结束后再补办手续,确保“当月申请、当月审批、当月发放”。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及时将243名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简化流程将1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

关爱帮扶出暖招,确保不落一人

市民政局强化空巢、留守、独居老人、特困人员、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力度,编织一张兜底保障网。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社工队伍、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等各方面力量,为老人提供就医、助餐、代购等服务。全面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四方责任,逐一明确监护人或照料服务人,增加上门探访频次,确保“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根据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自身和家庭状况,区分不同情形,实施包干到人,协调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落实临时照料、提供关爱服务,指定临时监护人并签订监护协议。截至目前,全市关爱帮扶困难老人8833人,走访探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24696人次,走访排查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7301人,落实17名因疫情防控造成监护缺失孩子的临时监护责任人,救助流浪未成年人5人。

急难救助出快招,确保救急托底

为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济解难作用,对基本生活存在困难的受疫情影响人员及其家庭,通过发放临时救助金、适当提高救助标准等措施及时给予救助。同时,做好外来滞留临时遇困人员生活保障,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对受疫情影响,暂时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因交通管控等原因暂时滞留的临时遇困人员,一律实行“先行救助,后补手续”,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救助方式以发放食物、饮水、防疫用品等救助物资为主。本轮疫情以来,全市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及采购米和食用油41.4万元,妥善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求助个案10件。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陈鹏飞

分享到: